讀後感:適合打發零碎時間 《祈禱不能改變老天,只能改變自己》
最近心情不太好,進了圖書館想找點心靈方面的書籍來看,掃過許多書名,發現沒什麼能引起我興趣的書,最後拿起這本標題很長的書回家。 整本書由58個獨立單元組成,每個單元都以一個觀念為主題,首先先以一個小故事作為導讀,故事結束之後再開始說明觀念,最後以短篇小語做結。先不管故事的真實性為何,這樣的作法比一般勵志書讓人多了一份代入感。
尋求自我改變
每個人家庭背景、成長環境都不同,身邊的人不同個性也會有差異,所以同樣的事情和工作,你無法預料別人的想法和做事態度,你能改變最多的就是你自己。
如果人的性格有某種問題存在,就算環境改變,遇到相同情況還是會有問題發生,周而復始發生的狀況,逐漸累積就形成命運,自己的缺點需要好好檢視,自己才能夠成長。
順境逆境都要成為成長的養份
人生遇到的起落,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各有千秋,事情順利或者遇到好人當然是很好,但是人生不一定都很順利,保有感恩的心情是很重要的。遇到逆境的話,比 起關在象牙塔裡感嘆之外,應該讓此成為自我成長的契機,遇到不喜歡的人也是一樣,抱怨再多也不能改變什麼,倒不如好好感謝他,把他作為改變自己的原動力, 自己也要引以為戒,好好檢視自己有沒有相同的行為。
笑臉迎人會更好
自己喜歡的別人也不一定愛,更何況是自己不喜歡的。記得有一次在外面一個人吃飯,吃到一半在想事情就放下了筷子,結果服務生過來關切是不是餐點不合胃口還是 需要調整空調,讓我嚇了一跳。後來我發現或許在別人眼中,自己想事情和發呆的時候,看起來像是在生氣。
我們或多或少遇到有人抱怨臭臉服務生的情況,搞不好人家也只是在發呆而已。我很常在路上邊走邊想事情或放空,以後可要多注意帶點笑容才對,畢竟美女如果臭臉還可以被稱為冰山美人,不是美女的話還 是多笑一點比較賞心悅目。
內容還有很多但一時想不起來,而且最後也參雜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裏面,不過書裏面有一些概念我也不是很認同,比如說有些故事是以「吃苦當作吃補」作為中心概念,我知道老一輩的人很喜歡用這個來抱怨年輕人,但是我覺得這想法應該要看情況而定,不能全體適用,不過每個人想法都不同,僅做參考。
因為每個單元都是獨立的,還蠻適合作為打發零碎時間看看,看到不認同的想法也沒關係,就當作一種整理自我核心思想的方法也不錯。
書籍資訊:
![]() |
圖片來源:TAAZE(點圖連結) |
作者:黃桐
出版社:人本自然 (2011)
ISBN:9789574705610
取得方式:圖書館借閱
Findbook 連結
Wikipedia圖書資源連結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