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後感:《帝國大學赤雨騷亂》
先前分享過融合臺灣風土人情、日本妖怪、推理懸疑元素的小說《臺北城裡妖魔跋扈》,看完也發現已經出了續集《帝國大學赤雨騷亂》,可是看完之後,感到遺憾的部分占的比較多。
承接上回《臺北城裡妖魔跋扈》結尾,殺人鬼K留下了要在帝國大學再次殺人的預告,人類、神明、妖怪陣營全部聚集一堂,根據各自的目的,準備抓住殺人鬼K。
本回各陣營之間的衝突,比起之前還要來的激烈,藉由激進派、和平派之間的談話,作者這次把
大概是因為需要用各陣營之間的衝突來襯托本回的主題,作者花了許多心力打造這樣的情境,說明各陣營之間動向和心中的盤算。但是如果描寫過多的話,反而讓人覺得枯燥了。
在讀過上集《臺北城裡妖魔跋扈》後曾經提過角色形象刻劃的問題,不過那時候的故事比較偏向冒險類型,還不致於會讓人讀不下去。 但是在《帝國大學赤雨騷亂》這種描寫權謀和內心戲吃重的故事中,如果角色形象刻劃過於扁平缺乏層次的話,問題就大了。如果是打醬油的配角就算了,偏偏這種事情三番兩次發生在跟故事主軸有關的重要角色身上,在無法了解角色心境的情況下,只會讓人看得一頭霧水,感受不到角色的人性。
照劇情發展看來,作者希望在每一集呈現給讀者一個完整的事件,進而串起《言語道斷之死》系列這個龐大的故事。可是出場角色太多,而且又都很重要,結果大家的戲份都被嚴重壓縮,這感覺就像看小說改編失敗的電影一樣讓人看不下去。如果修改故事的大小,或者拆成上下集,不知道會不會有改善?
對於故事中登場的歷史人物和神怪,欠缺比較深入的描寫的話,就會變成單純的借用設定,我認為要讓不熟悉歷史的一般人對場景或角色產生感情和興趣,進而了解跟本土相關的歷史知識,是比較困難的。又或許這系列故事的目標讀者,是本來就對台灣歷史有所涉獵的族群?嗯...可能是因為學生時代歷史學的不好,才會少了那麼一點必要的共鳴吧。
書籍資訊:
書名:帝國大學赤雨騷亂
作者:新日嵯峨子、瀟湘神
出版社: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(2016)
ISBN:9789869194389
取得方式:網路書店購入
TAAZE連結
留言
張貼留言